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394章
第2天一大早,來自燕京的專家團隊,乘坐學校準備的大巴,包車從江州市來到了臨江縣。
在臨江縣和區秋匯合之後,眾人乘車來到了臨江縣蕭江在市中心購買的寫字樓處。
這一些專家和學者蕭江都不熟悉,所以蕭江無法確定這些人到底打的是什麼樣的主意。
因此蕭江沒有安排大家去半導體工廠。
在這個年代,有不少高校的教授除了在學校的工作以外,自身還有業務。
不少人和海外的機構也有往來。
這一些基本的防備措施蕭江還是有的。
蕭江讓楊淩和李大川一起在寫字樓等着。
楊淩帶來的產品有四樣。
第一個是石墨烯。
第二種是已經生產好的半導體材料。
第三種是利用這種半導體材料生產4GB的內存條,頻率就不用說了,能夠滿足主闆和芯片的最大頻率。
第四種則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生產的硬盤。
這四種東西就已經非常能夠說明問題了。
很快考斯特汽車停在了臨江縣市中心的寫字樓大樓下。
不想來往的行人和商戶還十分好奇地看着考斯特,以為是哪些領導過來視察了呢。
蕭江和楊淩在樓下等着專家領導。
專家領導在區秋的引領下,和蕭江打招呼。
隨後,蕭江帶着眾人上樓。
國家相關部門的領導以及各大高校的專家們看到此情此景,都覺得有一些奇怪。
在他們的印象之中,生產半導體材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一定會有極其先進的設備,極其嚴謹的工廠以及極其專業的工人。
但這個地方根本就不像是具備生產任何半導體的材料的條件。
蕭江帶着專家們上了寫字樓。
在寫字樓的會議室裡面,被叫過來臨時幫忙的高媛已經準備好了茶水。
區秋向蕭江介紹,領導其中為首的是國家科技局的陳副局長。
剩下的這些專家,分别來自燕京大學,水木大學,燕京工業大學等國內著名的科研院校。
陳副局長還沒有來得及說話,來自水木大學的馬教授就忍不住說道:“蕭先生,你發表的論文我們這邊看了。”
“今天我們過來,主要是看你的石墨烯材料,不是來會議室喝茶。”
就在這個時候燕京工業大學的教授何廣坤的手機響了。
是《復合材料》編輯部的電話。
編輯部劉濤這邊打電話來告知何光坤。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