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書網

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關於喫食的些許考證(第1頁)

平民百姓隻要喫到馬肉和狗肉就心滿意足了,哪兒還在乎馬和狗是老死還是病死的?對於這些當街出售的貓、鼠之類的動物肉,他們也照喫不誤。

----《中華帝國全志》,作者JeanBaptisteDuHalde,中文名杜赫德,法籍,1674—1743。

即使牲口偶爾死於像胸膜肺炎一類的傳染病,也還是這樣做。

不過,在他們看來,這類病畜肉要比死於其他疾病的病畜肉更差,因此出售的價格也較便宜,但還是都賣了,都被喫了。

----《中國人的性格》,作者亞瑟·亨·史密斯,中文名明恩溥,美籍,1845-?

京兆人民食雜糧者,居十之七八。

有秋收稻麥糶之於京師,而購雜糧以為食者。

且不但貧民食雜糧,即中等以上小康人間,亦無不食雜糧。

----《大中華京兆地理志》,作者林傳甲,1919年編纂。

北平肉價騰貴,貧民家庭不能常食,即偶一食之,其數量亦至有限。

北平自口外運入羊群,羊肉售價低廉。

北平工人家庭6個月內消費的肉食僅有6.39斤。

北平近郊的農村,一百戶農民裡,有87家一年到頭都沒有嘗過肉的滋味。

----陶孟和統計於1930年。

問家裡老人:現在和以前哪個更好?

老人說:跟以前相比,現在每天喫的比以前過年都好。

問:那讓您再過以前的那種日子,您願意嗎?

答:不願意。

----對話於2022年冬。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關於喫食的些許考證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內容更新後,請重新刷新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

熱門小說推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