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3341章
李想并未對她隱瞞。
在他看來,征伐高句麗已是箭在弦上。
此前李世民決意與新羅聯手,便是動了心思。
眼下萬事俱備,所缺的,不過一個出兵的由頭罷了。
而這種東西,隻要決心已下,俯拾即是。
“此番出征,陛下莫不是要禦駕親征?”
聽聞此言,李想不禁深深地看了武媚娘一眼。
這種深宮內帷之事,她竟也能洞察到?
常人如何能想到這一層?
不過,他倒是不必去猜。
因為他,早已知曉答案。
“自古天子,誰不渴望親率六軍,開疆拓土,建不世之功?縱然此舉未必是上策,但這份榮耀,又有幾人能抵擋?”
“朝中雖未有定論,可一旦征伐高句麗的戰鼓擂響,聖上親征的幾率,怕是十之八九。”
“那豈不是意味着,國事將由太子殿下暫理?”
武媚娘秀眉微蹙,眸中閃過一抹憂色。
燕王府的處境,人盡皆知,既不親近東宮,也未投靠魏王府。
在這儲君之爭的漩渦裡,不選邊站,本身就是一種原罪,意味着你同時被兩方視為眼中釘。
起初,李承乾與李泰或許還存着拉攏之心,尚能虛與委蛇。
但時日一長,他們都已洞悉,燕王李想絕非甘居人下之輩,更不會成為他們的棋子。
如此一來,一個不肯歸附的強大親王,便成了他們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多半如此,但此事尚遠,不必急於一時。”
對於征伐高句麗,李想顯得氣定神閒。
他真正的底氣,源於燕王府那張在高句麗經營了多年的情報大網。
這張網或許未能盡窺其國全貌,卻足以讓他在戰場上耳聰目明,絕不會陷入被動。
更何況,通過暗中聯絡前隋遺民,他麾下的錦衣衛已能在高句麗境內秘密集結起一支千人規模的奇兵,足以在關鍵時刻,從敵人腹地發動緻命一擊。
武媚娘話鋒一轉,將話題拉回了長安的詭谲風雲:“殿下,東宮與魏府的明爭暗鬥已近乎沸騰。”
“近來魏王頻獲聖寵,賞賜流水般地進入魏王府。
即便有禦史上奏彈劾其生活奢靡,陛下非但不加申饬,反而賞賜更厚。”
“如今滿城風雨,皆言魏王殿下聖眷正濃,大位可期。”
她不僅精於燕王府的產業經營,對朝局的洞察也同樣敏銳。
“世人所見,不過是浮於表面的浪花罷了。
本王倒不認為青雀能笑到最後。”
李想淡然一笑,語氣中透着強大的自信,“媚娘,你且安心。
無論這朝堂如何風雲變幻,本王自有萬全之策。”
這并非虛言,退一萬步講,即便中原事不可為,他在海外的倭國與蒲羅中等地也早已備下深厚根基,足以讓他立於不敗之地。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