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834章
而黃台吉對這些漢臣極為重視,對他們也都是禮遇有加。
這也使得,這些漢人滿清科技帶來了快速發展。
别的不說,滿清鑄造的大炮,就是源自於大明。
歷史上,甚至於,滿清的大炮技術,已經勝過大明王朝了。
好在這個時代,盡管黃台吉和多爾衮絞盡腦汁,費盡心機將細作滲透到了大明。
可是對於大明火器,他們依舊是一無所知。
兵仗局,乃是大明重中之重。
也是錦衣衛重點關註對象,因為朱興明知道,一旦火器秘方洩露,帶來的將是滅頂之災。
若是被敵人掌握了火器的制作方法,犧牲的,將是無數將士的性命。
賭上的,是大明的國力。
好在兵仗局自己對於火器的研究都還不怎麼純熟,滿清想要學會,更是難上加難。
火器學不會,己巳之變中黃台吉擄走幾十萬漢人北上。
卻帶來了大量的生產技術,其中,就包括建造城牆。
是以,滿清盛京的城牆極其堅固。
孔祥鑫雖然帶着燧發槍,可是這種火器對於攻城效果并不明顯。
敵人居高臨下,想攻破城池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除非等到紅夷大炮。
再堅固的城牆,在紅夷大炮開花彈的轟炸下,也會灰飛煙滅。
一旦攻破城門,明軍就可以長驅直入。
隻要攻進城內,燧發槍就能發揮出來巨大的優勢。
可大炮最快也得三個月抵達,無奈之下,孔祥鑫隻能率軍折返。
回到遼陽縣待命。
結果,就因為孔祥鑫的擅自出兵,這一下徹底惹毛了朱興明。
這已經不是戰場抗命這麼簡單了,真要治罪下來,孔祥鑫是要人頭落地的。
孔祥鑫被五花大綁,押到了朱興明帳下。
朱興明當即下令,推出去即刻斬首。
諸將一聽,無不大驚失色。
於是紛紛跪地求情,有說大軍出征斬將不利,有說孔將軍戰功無數,當該網開一面。
將士們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朱興明畢竟是惜才的。
最終,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孔祥鑫被撤掉中軍主將的職務,發配到後方,掌管糧草辎重去了。
萬萬沒想到,就是朱興明無意中的這次貶黜,卻拯救了八萬明軍的糧草辎重。
若不是孔祥鑫,八萬將士的糧草,將會毀於一旦。
孔祥鑫自知這次禍確實闖的大了些,被撤職也心甘情願。
於是,收拾起行囊,去後方報道去了。
拿得起放得下,就算是受了處分也能接受。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