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899章
根據高衡和統帥部的估計,實際上清軍就算是撤兵,也不可能一口氣撤到長江以北去。
畢竟,江南地區曾經是大明最繁華的地方,也是大明主要的稅收中心。
特别是南直隸和閩浙一帶,一直有着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北方經過連年戰亂,别說是其他地方,就說京師,在崇禎時代也是饑民遍地,清軍入關之後,因為戰爭還沒結束,并沒有多餘力量對這種情況進行修正。
不僅如此,還搞出了滿漢之分的事情來,把京師一分為二,形成了內外兩城。
所以更加加重了北方漢民不滿的情緒,有鑒於此,清廷也不傻,這時候如果放棄江南這個稅收的來源,自己的财政將會更加睏難。
這就是多爾衮和清廷自己要做出決定的時候了,就像是一個饑民已經從燒開的鍋裡抓到了食物一般,雖然手上燙,可他不舍得放開食物。
滿清已經建立了大清,這就標志着他們不再是一個部落聯盟,而是一個國家,至少從明面上來看是這樣的。
所以多爾衮和清軍決不能放棄江南地區,放棄了江南,隻守住江北,那就是一窮二白,清軍很難治理這麼大的國家。
如果清軍隻是搜颳一波然後再次退出關外,那就跟以前一樣,大清國自己又變成了打草谷的部落,那多爾衮建立大清的意義何在?
如果不放棄江南,那清軍勢必就要投入兵力守住江南,興華軍也就要在江南跟清軍主力進行總決戰,決定江南的歸屬。
多爾衮絲毫不懷疑,江南,就是決定他和高衡生死的關鍵。
興華軍得到江南半壁江山,清廷退出關外,甚至滅亡,是遲早的事情。
興華軍科技發達,如果得到海量的财力支撐,這遊戲就沒法玩下去了。
反過來說,清廷如果穩穩把控江南,以他們占領區的體量來對興華軍進行消耗,興華軍遲早有一天會被拖死,所以江南之戰,極為關鍵。
兩個十七世紀最傑出的統率,勢必要在江南的土地上碰一碰,來決定最後的前途命運。
多爾衮在京師平定局勢之後,便馬不停蹄,火速南下,重新加入軍隊之中。
而此時,江西的局面已經基本被多铎控制住了。
“報!
大帥,情報軍急件!”
桂林大營之中,高衡剛喫完早飯,就有衛士將前線的急件給送過來了。
清軍兵敗之後,陸濤的情報軍獲得了廣闊的活動空間,陸濤授意情報軍的將士在各處活動,搜集訊息。
江西金聲桓反叛事件爆發之後,情報軍的將士已經在江西邊境活動,從江西出逃的難民和亂兵口中得到了第一手的資料。
還有不少將士幹脆直接深入江西內部,想方設法打探消息,將金聲桓的情況記錄下來。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