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09章
方才議事廳內還帶些議論輕鬆的氛圍,瞬間變得肅穆,每個人都盯着劉琦,等着接令。
“魏延!”
劉琦高聲念名。
“末將在!”
魏延猛地抱拳,聲音裡還帶着幾分未散的懵意,但卻不敢有半分懈怠。
“命你統領五千江陵營,總攬江防城防,重點鎮守糧庫、碼頭與軍械庫!”
“若無我手令,一粒米、一套甲胄皆不許調動!”
劉琦的聲音,在堂內裡回響。
聞言魏延身軀僵了僵,心裡那是千百個不願,可看着劉琦嚴肅的神色,魏延也不敢抗命,“末將......領命!”
劉琦點頭,目光轉向一旁沉靜的徐庶,語氣緩和下來,:“元直。”
徐庶躬身:“主公。”
“父親已許我自行任免屬官,今日便任你為江陵長史,主掌全城民政,另兼軍師佐理,參贊軍務謀劃!”
劉琦話鋒一轉,特意看向魏延,聲音沉了幾分,“文長,你記着,若需調兵外出,當與元直協商,共定對策,且不可擅自做主!”
魏延愣了愣,雖覺得武事要跟文官商量有些别扭,但想起劉琦的嚴令,還是硬着頭皮補了句:“末將......明白!”
徐庶亦沉聲接話:“主公放心!
庶必守好民政、參透軍務,與文長好好協同,絕不讓江陵出半分差錯!”
劉琦此舉,絕非不信任二人。
魏延掌兵、徐庶掌政,分立又需協同,既能防一方權力獨大生亂,又能互相補漏。
魏延勇烈卻易衝動,徐庶沉穩且有戰場經驗,彼此商量着來,恰好能避短揚長。
這不是單純的禦下手段,更是上位者的周全。
若魏延獨掌兵權,易遭世家猜忌或自身行差踏錯。
若徐庶獨掌民政,也難扛外敵壓力。
這般制衡,既是護江陵根基,也是護這兩位心腹能長久安身。
安排好留守江陵人選後,劉琦點兵繼續,此次東征兵力一一明確:
劉琦親率襄陽營五千、江夏郡兵三千、長沙水師三千,以及習家、龐家等世家貢獻的私兵部曲三千,合計一萬四千人。
黃忠麾下三千水師鬥船三百艘、樓船十五艘,已經提起出發看。
諸葛亮、龐統為隨軍軍師。
大軍將從江陵港出發,順江東下,直撲江夏郡治沙羨。
眾將得令,紛紛離去準備。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