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20章
吱呀一聲,落滿灰塵的庫房大門被推開,光線照進昏暗的室內,揚起一片塵埃。
一股陳舊鐵鏽味撲鼻而來。
他費勁從一堆厚厚灰塵的木箱子裡,翻找出了一具鏽迹斑斑的筒狀物。
70式62毫米單兵火箭筒。
扛在肩上顛了顛,入手感覺倒還趁手。
餘宏眯起眼睛,仔細打量這件遍佈鐵鏽的老家夥。
難怪趙廠長想把它當廢鐵處理掉。
首先,這瞄具簡直原始。
上方隻有幾道刻線作為概略瞄準,連個最簡單的光學瞄準鏡都沒有,更别提後世標配的測距裝置了。
這意味着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士兵想要靠這種瞄具,打中數百米外,尤其是移動中的坦克,或者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其難度不亞於蒙着眼睛繡花。
而且,士兵在肩扛發射前需要長時間暴露自己,進行瞄準和測距的估算,這簡直就是在給敵人當活靶子。
其二,有效打擊距離實在是太近了!
標稱數據是一千米,但那是針對固定靶。
打移動靶能有三四百米的準頭就算祖墳冒青煙了。
可是在這個距離上,坦克的同軸機槍、直升機的航炮和火箭巢,哪個不能把步兵陣地掀個底朝天?
士兵根本就沒有安全的輸出環境。
其三,也是最緻命的,破甲威力嚴重不足。
垂直破甲厚度是可憐的280毫米均質鋼甲。
這是什麼概念?
這意味着,就算你狗屎運打中了猴子手裡的T-64,甚至是更老舊的T-5455坦克正面,都可能出現無法一擊斃命,甚至連首層裝甲都啃不動的尷尬情況。
打出去的不是炮彈,而是給敵人撓癢癢的鐵疙瘩。
然而,餘宏深知,這不代表單兵火箭筒這種武器沒有前途。
正相反!
在這個時代,研發一輛主戰坦克,造一架武裝直升機,需要投入的資金、技術和工業基礎是天文數字,遠超單兵導彈火箭筒。
餘宏别說沒有足夠的貢獻點去點亮這些大家夥的科技樹了。
就算是國家傾盡全力,砸鍋賣鐵,短期內也不可能追上鷹醬和毛熊的腳步。
但單兵導彈不一樣。
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肩扛一枚幾十公斤的導彈,如果它打得夠準,威力夠大,就能擁有單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一輛坦克的能力!
這就是不對稱作戰的精髓,是兔子家傳法寶“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思想的最好體現!
南邊,猴子正開着毛熊援助的T-72耀武揚威。
他們頭頂還有米格-24在盤旋。
這些,都是自家現役的老59,直5拍馬都趕不上的硬茬子。
更令人寢食難安的,是北邊那頭巨大的毛熊!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