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書網

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358章(第1頁)

第358章

整個80年代,是東西方交流相對寬鬆的時期。

黑鷹直升機都賣了,怎麼會在客機适航證上卡你,得不償失。

李幹又看向了渦扇-20。

最大推力16噸......

兩台渦扇-20就能遠遠滿足了運-10的需求......

換言之,新運-10變成了雙發,而老運-10是四發!

少了兩個發動機,意味着油耗大大降低!

李幹大步走向機翼下,仰望着下挂式安裝在主翼下的渦扇-20發動機。

這玩意兒像極了大酒桶,粗壯,而老運-10用的小涵道比發動機細長,前者看着就有力氣!

“好,好,好!”

李幹連說了三個好。

他掃視着眾人,道,“開始驗收定型吧!

我要親自開!”

就等他的這一句話。

新飛機和新發動機,同時驗收定型。

此前,長飛廠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們都知道李幹是吹毛求疵的人,寧可多做些工作,也不想挨一頓批。

李幹是真會當場罵人的,不管你是誰。

因為受限於當前的智能技術,因此,運-10的駕駛艙配置還是三人駕駛艙,除正副駕駛外,還有機械工程師,比現在的大多數飛機少了一個無線電員。

李幹飛了很多天,飛了很多遍。

運-10太重要了,不但要填補國內幹線客機的空白,擁有進軍國際市場的實力,還要作為空軍預警機的平台。

李幹看重的是後者。

大型機載相控陣雷達早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研制,就等着運-10出來裝機進行試驗了。

李幹是幹啥的,他就是王牌試飛員。

什麼飛機到了他手裡,飛了幾趟,好用不好用,哪裡有問題,哪裡需要改進,他門兒清。

這一次,他足足飛了7天,每天都飛足五個小時!

整整35個小時的驗收試飛!

最後一天試飛,李幹一下飛機,面對面露期待的眾人,笑着說,“飛了七天,沒找到毛病,運-10、渦扇-20定型通過,安排批量生產吧。”

轟!

現場沸騰起來,喜極而泣!

這一天是1981年6月26日。

東大人自己的大飛機運-10和大推力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渦扇-20,同一天完成定型,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

先小批量生產交付用戶使用,然後根據用戶的反饋,進行針對性改進,這是常規操作了。

要飛國際航線,得取得國際适航證,飛國內就簡單了,國內适航很容易取得。

而且,空軍專機部隊也要采購一批,用作要人出行,也要幾架用於預警機的試制。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

熱門小說推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