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970章
這種事情在現在已經初具端倪了,畢竟對於這些士兵來說,誰能夠帶着他們建功立業他們便相信誰。
之前是淮西派的官員現在是文啟。
而如果說文啟成了軍隊第一人,淮西北的武將并不敢再在和文啟交火的這些官員面前吆五喝六了。
這也是他們支持文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很快整個朝堂之中大部分的官員都處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表示了支持。
當然也有一部分反對的聲音,不過隻有寥寥幾人,很快他們的聲音便被壓了下去。
整個朝堂之中都在讨論着這件事情。
看到這一幕,朱元璋也是點了點頭。
他又何嘗不知道這件事情,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也有文啟很大一部分的功勞。
畢竟如果不是文啟提出消滅北元,恐怕不少人連提這件事情的魄力都沒有。
這對於文啟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而對於朱元璋來說更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可以借着這個機會將文武百官團結起來,共同面對一個強大的敵人。
然而對於他們來說,這件事情并沒有那麼的簡單。
畢竟打仗毫無疑問是要耗費人力物力财力的可不是簡簡單單的點點頭就行。
不僅需要人的糧草辎重,戰馬的草料蹄鐵這些全部都是要做準備。
既然下定決心要消滅北元,徹底的解決這個禍害,從此以後整個大明都陷入了真正的戰爭狀態,這些工作可以說是一刻都不能停。
毫無疑問,之後會有不少的貨車源源不斷的從應天被運往荒漠。
不過這件事情推行的十分的順利。
這當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能夠完成的事情,而是經過長久時間的積累。
讓這件事情看起來居然比想象中的容易許多。
首先便是整個配合的問題,如今在朝堂之中不少拉幫結派的官員都被朱元璋給消滅。
到了如今大部分的官員雖然說相互也會有一些關系遠近的區别,但是不會再出現胡惟庸那種拉幫結派的聲音,而這些人他們的行動力自然是更好,畢竟不會因為個人的恩怨而影響整個工程的進度。
其次便是關於财政的問題。
文啟在走之前,已經將整個的财政改革步入了正常的軌道。
從那之後,即使文啟離開了應天前去北伐,整個财政改革依然在穩步的推行下去。
如今又過了幾個月的時間,财政收入可以說是每個月都是攀升。
畢竟他們剛剛進入了這種經濟環境之中,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是效果最為明顯的。
所以說他們的預算甚至比原本讨伐元軍的五倍還要多,更何況還有從開放的幾大通商口岸收起來的稅金。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