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407章
“噓,莫談國事。”
雖然不敢妄言,可見到王爺為了保護百姓,居然主動卸下刀兵,束手就擒,眾人依舊一陣唏噓。
這段劇情,看似戲曲,卻比現實還要真。
悲劇向來比喜劇更深入人心,所以李雲潛用喜劇開頭,把人騙進來,後續的改編,卻沒有遵照現實,而是寫出徹頭徹尾的悲劇。
劇中的王爺沒有絕地反擊,反而求生無望,臨死前仰天長歎,念出一首熱血沸騰的詞句。
“......香江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詞句一出,怒火與憤懣重重壓在賓客心間。
有些人甚至熱淚盈眶,滿臉悲泣。
香江之戰乃是慶國歷史上極其屈辱的一場戰爭,當時敵人甚至打到皇宮,慶國幾乎滅亡。
也正是因為那次事件,慶國開始大力養兵,發展軍事。
這首詩讓他們感同身受,感慨萬千。
一想到朝堂之上,有英雄人物,像戲劇中的人一樣被姦人陷害,背負莫須有的罵名,慘遭殺害,他們就覺得憤怒不已。
恨不得把小人抓出來大卸八塊,挫骨揚灰!
這時候杜鶴林安排在人群中的托開始發力。
“故事中的人物聽起來怎麼那麼熟悉?”
“當然熟悉,這不就是那個人嘛,那個被壓回來的。”
眾人擠眉弄眼,臉上都露出了然的神色。
皇帝的幾個兒子中,被封為王爺,前後變化又那麼大的人,隻有一個,那便是李雲潛。
他以前表現紈絝,但封王後的舉動,可謂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發明的新農具在秋收用處極大,將收割速度提升了足足一倍。
現在百姓提起李雲潛,全都誇贊不已。
聽聞還發明有耕種農具,百姓用後同樣贊不絕口。
前段時間,李雲潛又打退了突厥十萬兵馬,可謂是有勇有謀。
在百姓心中,李雲潛的地位已經大幅提升。
如今將李雲潛的形象帶入故事中,他們不僅不覺得違和,反而解開了以前的疑惑。
難怪李雲潛以前的表現那麼奇怪,現在又如此突出,原來是在韜光養晦,隱藏自己的實力。
包廂之中。
李雲克本來以為,這又是個小情小愛無病呻吟的故事,沒有想到,內容居然如此宏大而吸引人。
裡面的人物台詞都寫得入木三分,如果不是站在包廂之中,周圍又有許多人陪同,他差點以為那就是真的。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將自己從故事中抽離出來,回到現實。
即使如此,演員在最後吟誦的詩句還是讓他覺得蕩氣回腸,十分欣賞。
他將詩句重復了一遍,心中的怒火越來越盛,破口大罵:“好一個陰險狡詐,陷害忠良的小人,讓我碰上,我一定砍了他的腦袋!”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