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書網

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939章(第1頁)

第939章

“赤壁之戰前後,昭烈帝為東吳附庸,戰後,有了自己的地盤,而後方才獨立。”

趙構笑道,“正是如此!”

眾人盡皆興高采烈的讨論着,這些事情不說謎團,但是從記載中的確有諸多混亂之處,正使也好、地方志、人物傳也罷,很多無法對應,可按照趙構所說,隻要想通幾點,事情也就順理成章。

眾人說笑間,已經行至碼頭之處。

碼頭附近有一艘艘來往的船隻或停靠或離開,也有不少打着赤膊的漢子在搬運貨物。

“那些收取銀錢的是什麼人?”

趙構好奇問道。

這來往船隻需要搬卸貨物,碼頭上有人收錢,隨後有壯丁上前搬運。

“額......應屬漕司之人吧。”

薛季宣答到。

“漕司吏員?”

“這個......應該是漕司所屬之外人員,并非漕司吏員。

漕司掌管甚多,所以漕運之事不僅有官船還有大量上船,年來日久,這些商船逐漸增多,便是也起社拉幫結派......”

講了兩句,薛季宣陡然止住話語,這事兒可不是自己能說的。

“接着講!”

趙構皺了皺眉頭。

薛季宣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自己多嘴幹什麼?自己多大的本事,能得罪漕司那些人?

趙構催問,他隻能苦笑着繼續回答,“這些漕運商船人數眾多,占據各個碼頭,朝廷征用的時候為朝廷運送糧米,不需要的時候,便是靠碼頭為生。”

“這種事情,不該是由總領所管轄麼?”

趙構再問。

薛季宣隻覺自己要遭殃,猶豫答到,“臣......我......對於漕司與總領所之事,我并不清楚,應該是二司之間已有約定吧。”

趙構冷哼一聲,不過也不再問。

這事兒涉及的很多,也很大,一個知縣不知道也不算意外。

漕司關乎漕運,實際上也就是之前轉運使職位的替代品,運輸糧米或者各地稅賦等物事,對於一個朝廷而言至關重要,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基本上是集全國之力養一城,自秦漢盡皆如此。

就比如當年開鑿鄭國渠,包括楊廣開鑿大運河,實際上都是為了解決全國往都城運糧的問題。

都城不僅是朝廷所在,也是人口匯聚之地,就如同開封,有百萬人口,憑一地怎麼能養得起?所以就需要從全國各處運糧。

每年最多的時候,需要從各地運送糧米七八百萬石。

為了保證運輸不出現問題,便是有了轉運使的職位,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轉運司職責大漲。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

熱門小說推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