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57章
燕京第一實驗小學課間讀報發生的那一幕,同樣發生在全國各地的學校中。
孩子們看的故事,究竟如何,沒有比他們更有發言權了。
於是乎,《砸碎小豬》和《新少年報》第三期火了。
孩子們中午放學回家後,就開始纏着父母買《砸碎小豬》。
“爸爸,買《砸碎小豬》吧,老師今天讀了這個故事,可好了!”
“那是什麼?”
“就是就是,童話故事啦!”
“哎呀,買什麼童話故事啊,貴死了!”
“不貴不貴,我們學校都有的。”
“那為什麼不在學校看呢?”
“老師說這個故事适合我們看,也适合你們看。”
“咦,真的嗎?那我可要買來看看。”
當天下午,就有家長耐不住孩子的請求,真的去書店買《砸碎小豬》。
一位家裡有孩子的男同志進了書店後,立刻詢問起來,“同志,我要買童話故事,叫《砸碎小豬》。”
書店店員冷着臉道:“沒有!”
“怎麼會沒有呢?我們家孩子說今天學校讀的就是這個故事。”
“說了沒有就是沒有,你這個同志較什麼勁呢?”
家長被店員噎得夠嗆,又不能繼續頂牛,隻能讪讪離開。
在他之後,有又不少家長跑到書店,點名就要《砸碎小豬》。
人數之多,甚至驚動了店長。
隻是這錢,書店顯然賺不到,因為他們書店沒進什麼《砸碎小豬》。
還是家長回去讓孩子隔天去學校打聽,老師讀的故事到底在什麼書上。
等孩子放學後,他們才知道《砸碎小豬》的故事不是單行本,而是《新少年報》上的兒童文學。
於是乎,《新少年報》和《砸碎小豬》徹底火了。
“同志,來一份《新少年報》!”
“沒了!”
“怎麼會沒了?”
“賣完了,你去其他報刊點看看吧。”
“唉,我這都跑了好幾個點了......”
這一幕發生在燕京不少有孩子的父母身上。
大多數父母已經打聽過,《新少年報》是周報,價格不貴,也就五分錢,幾乎所以家庭都買得起。
再加上學校支持,孩子喜歡,做父母的也沒有理由拒絕。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