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書網

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527章(第1頁)

第1527章

“北周武帝宇文邕更見深遠。

他召集佛、道、儒三教辯論,當眾斥責沙門‘不忠不孝,削發而忘親’。

當時佛寺占據天下三分之一田產,百萬僧尼不納賦稅、不服徭役。

武帝力排眾議,下令‘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還俗僧尼三百萬,收寺產充公。

這才為後來隋文帝一統天下,攢下了錢糧底氣。”

“最荒唐莫過於南朝梁武帝!

這位菩薩皇帝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要國庫花億萬錢贖回。

侯景之亂時,叛軍圍睏建康,寺中高僧卻閉門誦經,眼睜睜看着滿城百姓餓死!

唐武宗李炎繼位時,天下佛寺五千餘所,莊園十萬餘頃,僧尼食祿卻不事生產。

唐武宗頒佈《滅佛诏》,拆毀寺廟四萬餘所,強制還俗僧尼二十六萬,收繳的銅佛鑄成開元通寶,這才止住了國勢頹敗!”

“後周世宗柴榮更直言‘佛以善道化人,苟志於善,斯奉佛矣’。

顯德二年,他下令廢除寺院三萬餘所,銷毀銅佛鑄錢,連親閨女的金佛像都未能幸免。

那句‘吾聞佛說以身世為妄,而以利人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猶欲割截,況此銅像哉’,當真是千古帝王之明斷!”

禦書房內陷入死寂,唯有銅漏滴水聲清晰可聞。

朱標凝視着宣紙上未幹的墨迹,仿佛看見歷史長河中,無數帝王與神權的激烈交鋒。

滅佛,不是沒有道理的啊!

這宗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隱患!

李祺找來西域與烏斯藏的人口賦稅對比,烏斯藏的寺廟租契上,農奴洛桑家的三畝薄田,秋收五鬥青稞中,四鬥要裝進寺廟的鎏金糧鬥,餘下一鬥還需摻着觀音土熬粥。

“和尚們住着金頂寺廟,喫着百姓供奉的酥油青稞,卻連一粒青稞都不種。

烏斯藏農奴一年收五鬥青稞,四鬥要交給寺廟,剩下的隻能喫觀音土。”

“更荒唐的是,他們宣揚‘捐香火可消災’,逼得農奴賣兒賣女換酥油,活活餓死在經幡下。”

“最惡毒的是這套說辭。”

李祺展開一幅轉經筒結構圖,筒身夾層裡竟藏着剃度刀和皮鞭圖樣,“他們讓農奴相信,今生每受一鞭,來世便升一級。

於是貴族用鑲着寶石的鞭子抽打農奴,美其名曰‘積累功德’;寺廟把百姓供奉的酥油熬成燈油,晝夜不息地照亮活佛的金身,卻讓農奴在黑暗中啃食摻沙的糌粑。”

嗯,今生受罪,來世福報。

烏斯藏這些活佛們當真是將這一套愚民手段玩到了極緻。

朱標忽然想起去年烏斯藏使團進貢的鎏金佛像,此刻隻覺得那金光刺目——那尊佛像耗費的黃金,夠多少農奴喫十年飽飯?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

熱門小說推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