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410章
隻可惜,她眼下看着李諾諾早就已經找到了自己該去走的路,并且走得很好時,心裡又是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看來,不是任何人回過頭時,當時的人會跟你有着同樣的遺憾,并且還會站在原地等你的。
於李諾諾來說,她恐怕早就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梁家人,梁楚山又何嘗不是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活下來了呢。
不過這些,皆是她一個局外人過來人的淺薄看法罷了。
李諾諾始終是自由的。
她家那損小子能不能再得來一次機會,可就得看他自己了。
她在這兒鹹喫蘿蔔淡操心也沒用。
不過作為顧雲崢的親媽,她還真不能絲毫表示都沒有。
至少,她也該拿出她這個或許未來有緣分做一家人的“婆婆”
展示自己最大的善意。
李諾諾的回答,讓南北兩位商會會長都成功在梁氏的作品前駐足。
設計自然也是有新穎與突破的,而最吸引人的無異還是這精妙的緞繡技藝,可惜這些緞繡手法皆隻能人工繡制。
當然,用於最高端的走秀款設計鑽研自然可以,但要想批量產出,那就麻煩了。
也難怪這些年梁氏保存着這些緞藝品作為“鎮店之寶”
,卻極少產出過此類精妙的服飾作品。
眼下,產品之中有兩件此等工藝的服飾,已經是一種精妙絕倫的展出了,也是梁氏為了宣傳而邁出的一大步。
要知道當年這“繭羽絲織”
技藝是由梁楚山獨創并且核心技藝也隻有他一個人能做到。
連梁氏,也隻能拿到成品。
這些年來,梁氏所出的產品還是曾經梁楚山留下的不少綢緞技藝所成,那都是已經形成了產業鍊的,量產不成問題。
而“繭羽絲織”
技藝卻不同,除了梁楚山留下的書籍記錄了詳細的工藝流程,這典籍也是由梁家保管,外人休想觸碰到。
量少加上絕對的精工繡技,光是梁楚山留下的一小塊“繭羽絲織”
的小繡帕,就能在拍賣行裡拍出幾大千萬的數目。
由此可見,梁氏這“傳家寶”
確實實至名歸,梁楚山的死更是升華且神化了這一技藝。
眼下梁氏集團展出的這兩套成衣設計的“繭羽絲織”
裙子,要以價格來論,那完全是國寶級了。
任何人有幸得見,那也算得上是這輩子值了程度。
南漾與穆青黛對絲綢絲織技藝本就算內行需要了解的一項。
此刻看着眼前最精美的繡織衣裙,即便設計上還有些小小不足之處,於她們而言也是瑕不掩瑜。
梁楚山確實當得上是絲織繡藝行業的天才。
他要是還活着,南省的絲綢絲織產業恐怕不止於此。
對繼承對梁氏絲綢絲織技藝傳承的李諾諾,兩人自然也多了幾分欣賞之色。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