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553章
不是邵陽心黑,現在所有人都用糖精,甚至還有很多家庭,買糖精回去當白砂糖用。
既然大家都樂意喫,邵陽也懶得去管這些。
反正自己不喫就行了。
邵陽說道:“糖精那東西喫多了對身體不好。”
“你以後也少喫。”
“能喫白砂糖,就别喫糖精了。”
黃燕卻不以為然,“糖精能有什麼問題。”
“你要做那個什麼雞腿,具體怎麼做?”
邵陽說道:“外表那一層,盡量脆一點,但不能太脆,裡面就是普通餅一樣的,有點濕度。”
“主要做兩種口味。”
“一種甜的,放糖精,一種鹹的,放鹽。”
黃燕說道:“不用放其他的了?”
邵陽說道:“不用放其他的,就這樣做。”
“那這個成本很低,雞腿要做多大?”
黃燕又問道。
邵陽大概比劃了一下大小。
黃燕大概估算了一下,說道:“沒有其他的東西,工藝也很簡單,算上人工,一個成本估計一毛錢不到。”
邵陽說道:“越便宜越好。”
“以後研究新的產品,最重要的一條標準,那就是便宜。”
“至於口味,依靠糖精和鹽來增加。”
邵陽一開始是想着做正經的餅幹。
黃燕做了幾次後,邵陽發現成本都太高了。
主要還是材料用的太好。
這樣根本就很難發展起來。
想要賺錢還是越便宜越好。
在八九十年代,任何東西都是性價比的天下。
性價比越高,賣的就越好。
黃燕想了一下,“如果這樣的話那就好辦了。”
“我們就做普通的餅幹就行。”
邵陽忽然想起另外一個方向,“能不能做出那種又大又輕的餅?”
“成本幾分錢,但一個餅看起來很大。”
“實際上又沒有多重。”
黃燕說道:“這個可以啊!”
“隻要讓面發起來就可以。”
邵陽當即說道:“做一批出來看一下。”
“我給個標準。”
“接下來研究的產品,首先考慮成本。”
“論斤算的,最好控制在一塊錢以內。”
“論個算的,成本控制在一毛以內。”
“而且要個頭看起來很大的那種。”
餅幹本來就不是主食,就要做得又大又便宜。
忽然,邵陽又想起一個事,“你會不會做饅頭?”
現在南方做饅頭的不多,大部分都在做包子。
黃燕說道:“饅頭?會做啊!”
“那東西我們這邊沒什麼人喫吧?”
邵陽說道:“做一些出來。”
“加些防腐劑進去,確保饅頭兩三天不會壞就行了。”
“春秋冬三個季節少放一些防腐劑,夏天多放一些。”
邵陽現在完全不考慮食品安全問題,隻考慮好不好賣。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