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702章
溫夫人看着女兒如此鎮定,心中更是酸楚。
她明白,女兒這般想得開,并非僅僅出於皇後的大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她早已將自身的情感需求置於大周的國家利益和蕭玄策的帝王權衡之後。
她輕輕地拍了拍溫令容的手臂,話語中帶着娘家給予的底氣:“無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你且記住,你并非沒有退路之人。”
這退路,自然指的是她身後日益強盛的大昭和她那貴為帝後的妹妹、妹夫。
這個道理,溫令容懂,此刻正在前朝承受壓力的蕭玄策,更懂。
宣政殿上,氣氛凝重得能滴出水來。
當有臣子看似不經意地提起幾位郡王已抵達京畿,并暗示其進獻“厚禮”
以賀皇子公主百日之喜時,蕭玄策的臉色瞬間陰沉如水。
他豈會不知那些“厚禮”
是何物?更洞悉其背後隱藏的算計與試探。
“混賬!”
蕭玄策猛地一拍禦案,震得筆墨紙硯齊齊一跳,“朕的家事,何時輪到他們來指手畫腳!
皇子公主的百日宴,是朕的喜事,是大周的喜事,何時成了他們結黨營私、妄圖插手後宮的理由?真是給他們臉了!”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殿內眾臣頓時噤若寒蟬,紛紛垂下頭,不敢直視天顏。
他們心中也自有一番計較:大昭因皇後之故,近來的確給予了大量扶持,農具、種子、醫術乃至隱約提到的鹽鐵之利,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好處,朝臣們心知肚明。
但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更怕。
怕皇後恩寵過隆,怕外戚勢大,怕長此以往,大周雖名存實,實則漸成大昭附庸。
郡王們此舉,雖手段不甚光彩,但從平衡朝局、防止一家獨大的角度看,似乎又“情有可原”
。
這種復雜的心態,讓他們在皇帝的怒火面前,選擇了集體沉默。
蕭玄策看着下方一片鴉雀無聲的臣子,心中更是怒火中燒,卻又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
他拂袖而起,連後續的朝議也無心繼續,徑直離開了宣政殿,腳步匆匆地往後宮而去。
蕭玄策一路沉着臉,徑直闖入鳳儀宮。
宮人內侍見他面色不虞,皆屏息退避。
一進內殿,卻見溫令容正安然坐在窗邊的坐塌上,紅泥小爐上坐着銀壺,水汽氤氳,茶香淡淡彌漫。
她神情專註,動作優雅地溫杯、投茶、衝泡,仿佛外界一切紛擾都與她無關。
然而,蕭玄策卻能感覺到,她似乎早已預料到自己的到來,正在這裡靜靜地等待。
他腳步頓了頓,心中的怒火被一種復雜的愧疚和疼惜所取代。
他走過去,立在她身旁,看着妻子平靜的側顏,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開口。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