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書網

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3310章(第1頁)

第3310章

李想一連串的反問,讓在場眾人有些發怔。

眾人心中暗自嘀咕,燕王殿下,我們談論的是升鬥小民,您這番話,是不是找錯了對象?

唯獨李世民,眼中的光芒愈發熾盛。

他忽然覺得,若真能實現李想所描繪的景象,自己那“千古一帝”

的名號才算真正實至名歸,前無古人,後亦無來者。

“燕王殿下,誰不盼着百姓的日子能錦上添花?我更盼着家家戶戶糧滿倉、衣滿箱,牛羊遍地,金銀滿屋。

可如此不切實際的空想,縱然說得天花亂墜,又有什麼意義呢?”

一直沉默不語的長孫無忌,見李世民神色意動,立刻出言反駁。

他這番話并非全無道理,話音一落,便有不少人暗自頷首。

確實,縱觀古今,即便是聖人臨朝的時代,百姓的日子也遠未到這般境地。

大唐若以此為空想的目標,未免太過虛妄。

“一兩年自然無法企及,可若是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呢?”

李想迎着眾人的目光,毫不退讓,“隻要大唐能維持如今的勢頭,無需二十年,這便不再是鏡花水月。”

“咳。”

房玄齡見氣氛僵持,知道這場爭論不會有結果,便适時開口,“諸位,此事不妨暫且擱置。

我們還是先回到最初的議題,議一議這天下究竟有多少戶口吧?”

人口乃國之根本,是一切生產與社會活動的基石。

這個道理,對後世而言是人盡皆知的常識。

然而,對於大唐的衮衮諸公,他們雖也看重人口,但對此的理解卻相當淺薄。

這也不奇怪,為何方才李想詢問大唐究竟有多少子民時,唐儉會啞口無言。

縱覽史書,華夏千年也未曾有過一個真正精確的人口總數。

史冊所載,多以“戶”

為單位,即便偶有具體數字,其真實性也無人深究。

當然,統計人口,確實無需苛求到個位數。

說大唐有一萬萬百姓,與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人,其宏觀意義并無二緻。

“每年吏部考評州縣,皆有戶數增減的卷宗。

隻需將各地上報的戶數匯總,大唐的人口便能知曉大概。”

岑文本适時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此法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案。

可地方上報的數據往往比中央掌握的還要多,這種弊病即便在後世也無法根除,李想又怎會相信此時的大唐能做到數據精準?

更何況,在他看來,戶數僅僅是人口普查工作中最基礎的一環,遠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

熱門小說推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