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552章
那麼大的市場,由不得他不心動。
但兩人都隻是聽着,并不搭話。
趙振國知道僅靠這些還不夠,火候還未到。
他話鋒一轉,由商及文,由利及義,談起了此行的人文見聞:
“不瞞老先生,此次南下,看到南洋同胞將中華文化傳承得如此之好,心中萬分感佩。
尤其在貴校,看到‘誠毅’二字校訓,更是想起陳先生‘誠信果毅’的一生。
這不僅是貴校的辦學精神,更是我們華人商賈能夠縱橫四海、屹立不倒的根本。
誠信立業,毅勇緻遠。”
他這番將商業之道提升到文化傳承和華人精神層面的論述,讓陳延年古井無波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深以為然的動容。
文化認同,是打開這些老派華商心扉最有效的鑰匙之一。
茶敘之後,雙方的關系明顯拉近了不少,氣氛融洽,言談甚歡。
但趙振國心裡清楚,距離實質性的投資合作,仍隔着一層需要突破的信任薄紗。
不過,一個大概的思路已經在他腦中形成:創造一個能讓陳延年親身回國的契機。
比如說,想辦法推動陳老祖籍所在地的政府,以官方名義,向這位德高望重的僑領發出誠摯的邀請,請他回去走一走,看一看。
國人,尤其是這些漂泊海外的遊子,誰不念着故土山水,誰不想着衣錦還鄉呢?
趙振國篤信,隻要陳老願意踏上歸途,親眼看到那片土地,感受到那撲面而來的生機與渴望,就不怕他不在故土投資......
畢竟,血脈裡的召喚和那份“落葉歸根”
的深切情懷,是任何商業算計都難以完全割舍的。
趙振國清楚單憑他自己,就算說得天花亂墜,也絕無可能推動地方政府向陳延年這樣的海外僑領發出正式邀請。
他沒那麼大能量,但他沒有,不代表别人沒有。
從陳府茶敘回來後,他立刻找了個機會,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給王新軍。
“新軍哥,我琢磨着,想讓陳老先生這樣的僑領真正動心,光靠我們說破嘴皮子不行,得讓他們親身回去看看!
咱們是不是可以想辦法,由他老家當地的政府出面,發個正式邀請,請陳老‘回家看看’?這既是人情,也是實實在在的考察機會。”
王新軍聽了一琢磨,眼睛慢慢亮了起來。
這主意......跳出了單純商業遊說的框架,打的是“鄉情”
這張牌,既符合政策方向,又搔到了海外遊子的癢處。
邀請這幫人回來投資,不比借國外銀行的錢強?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