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2474章
是啊,興明。
崇禎自己的兒子。
太祖皇帝有麼,成祖皇帝有麼。
他們的兒子,都沒有自己兒子厲害。
如今,朱興明做到了,甚至做得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好。
崇禎比不上太祖之萬一,也不及成祖十之一二,但他是一個優秀帝王的父親。
這個認知,像一道光,穿透了厚重的自我否定與執念的陰霾。
他緩緩地,極其緩慢地,擡起了頭。
臉上淚痕未幹,眼睛紅腫,神態憔悴不堪。
但崇禎那雙眼睛裡,一直燃燒着的、混亂而痛苦的火焰,已經熄滅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歷經風暴後的、帶着悲傷與疲憊的平靜,甚至還有一絲,難以察覺的解脫。
他沒有說話,隻是反手握住了周太後的手,握得很緊。
周太後看着他眼中的變化,心中那塊沉重的巨石,終於落了地。
她知道,那個鑽入牛角尖、近乎走火入魔的丈夫,終於被她拉了回來。
這一夜,慈慶宮的寢殿內,久違的寧靜。
崇禎在妻子的陪伴下,沉沉地睡去。
自南巡歸來後,第一次,沒有在夢中被馊豆腐的味道或戰場的廝殺所驚醒。
他或許依舊會在某個瞬間,想起自己作為皇帝的失敗,但那不再是不能觸碰的傷口。
他或許依舊會羨慕太祖、成祖的雄才大略,但那不再是非要達成的執念。
崇禎不再執着於前往煤山腳下,去監督那半畝在秋風中頑強生存、卻註定無法迎來豐碩收獲的粟米。
也不再興緻勃勃地召見武將,讨論那些不切實際的北伐方略。
他仿佛一下子卸下了千斤重擔,又像是被那場耗盡全力的哭泣抽走了所有虛假的精神,整個人呈現出一種近乎虛脫後的平靜。
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慈慶宮內,有時是在暖閣裡臨窗而坐,面前攤開一本閒書,卻許久不曾翻動一頁,隻是靜靜地看着庭院中那幾株葉子已落盡的海棠樹,目光悠遠而安然。
有時,他會在周太後的攙扶下,在宮苑內緩緩散步,步伐不再像之前那樣焦躁匆忙,而是真正的、屬於老年人的蹒跚。
他甚至開始有興緻過問一些極其瑣碎的日常。
“你看那盆墨菊,是不是該搬到暖房裡去了?朕瞧着今早的霜色有些重。”
他會指着廊下的一盆菊花,語氣平和地說道。
或者,在用膳時,他會對某一道清淡的湯品微微頷首:“這荠菜豆腐羹,味道甚好,有幾分......家常的意味。”
這種變化,起初讓身邊伺候的太監宮女們有些無所适從,太上皇不再輕易動怒,不再提出各種匪夷所思的要求,他的沉默不再是壓抑的風暴前兆,而是一種沉澱下來的安寧。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