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347章
火铳火炮在發展,興華軍的铠甲制造工作也上了一個台階。
從安南人那裡繳獲的木盔基本上就是擺設,遮風擋雨可以,但是到了戰場上幾乎沒有任何防禦能力。
高衡早就想把頭盔給全部換裝了,好在盔甲的制造比火铳要簡單一些,蒸汽機應用之後,衝壓闆甲就提上了日程,雖然西洋樣式的闆甲對於鱗甲或者棉甲來說防禦能力不是特别好,但是勝在生產方便。
頭盔也是如此,大明的六瓣鐵尖盔雖然不錯,但那是在沒有機械之力的情況下,用人工打制六瓣鐵片,然後進行組合形成的頭盔。
但是在有蒸汽機加持的情況下,高衡完全可以選擇一體成型。
隻要造出合适的鐵模,然後將一整個鐵片衝壓成頭盔的形狀,再由人工進行切割和打磨即可。
如此一來,每一個興華軍士兵的標準配置就是一體衝壓的鐵尖大簷盔一頂,衝壓胸甲一件,內襯鎖子甲,用來防禦箭頭和流彈,并且在鎖子甲內部,高衡還給全軍每一個士兵配發了一件絲綢內衣。
絲綢內衣的好處在於可以將箭頭或者铳彈給包裹住。
在救治的時候,很多士兵往往因為箭頭深入體內,很難拔出,而流血過多死亡。
但是有了絲綢的包裹之後,隻要扯動絲綢,往往可以將箭頭給帶出來,這樣就能更好地救治士兵。
除此之外,每個士兵還配備了鐵葉紮成的裙擺,可以防護腿部,同時配置衝壓制作的護膝和鐵臂護手,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
這一套铠甲,高衡套在木頭人上試驗過,除非是用自己的四四式火铳。
否則以現在火繩铳的水平,除非抵近到一二十步的位置上,否則根本無法破甲。
但這就出現了一個悖論,興華軍士兵不是萬能的,在二十步的位置上可以被火繩铳擊殺,可如果全軍換裝了四四式,在四四式巨大的威力之下,又有什麼樣的部隊能順利挺進到二十步的距離而不崩潰?
古人常說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可如果興華軍將士既裝備了鋒利的矛又裝備了堅固的盾的話,又該用什麼來進行殺傷呢。
這樣的配置,堪稱豪華,高衡知道,新華軍若是想變成一支火炮、巨艦、精兵組成的部隊,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目前手上掌握的資金,配備眼下的一萬多人應該是足夠了。
可是維持這麼強大的軍隊也需要錢,他們需要有源源不斷提供金錢的來源才可以。
好在,沿海的鹽場已經開始投入運營,用曬鹽法生產出來的海鹽成本低質量高。
最重要的是,海水本身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如此說來,生產海鹽的原料可以說是零成本。
在產量大大提高的情況下,興華軍的鹽場一年的產鹽量可以達到五萬噸。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